2014年2月,农业部发布了中国“美丽乡村”十大创建模式,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。其中“文化传承型模式”的典型案例是“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”。全村面积3.2平方公里,可耕地3037亩,2893人。冯梦龙村相继江苏省“卫生村”、“生态村”、 “水美乡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冯梦龙村原名新巷村,在纪念冯梦龙诞辰440周年之际,正式更名为冯梦龙村。冯梦龙村至今流传着关于“冯梦龙养老鹰”、“冯梦龙读书”等故事和歌谣。黄埭镇斥资按照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在原有住址上重新翻建冯梦龙故居。围绕冯梦龙村拥有的历史文化,201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冯梦龙文化旅游节。冯梦龙为官廉洁、为民谋益的作风史迹,也是开展党性教育的良好素材,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。
冯梦龙村围绕江南农耕文化作文章,将美丽村庄建设和循环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,在冯梦龙村特色林果基地配套建设冯梦龙纪念馆、农产品展示厅、农耕文化展示馆、游客服务中心、良荡河景观河道、黄公荡生态休闲农庄等。结合“开心农场”、“智慧农业”等冯梦龙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冯梦龙农耕文化园,打造冯梦龙文化旅游的新亮点。冯梦龙村是经典的生态低碳、循环农业,充分体现江南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,诠释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。
冯梦龙村的开心农场是苏州智慧农业的典型代表。开心农场总面积约3500平米,被划分为多个区块,每个区块内安装一个电磁阀,用于肥水灌溉。同时,每个区块也架设一个监控摄像头,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设备的使用情况。通过智能控制柜、农业小型气象站等先进技术设备,将这些参数反馈到用户的手机上,以供管理参考。 开心农场在满足了市民体验农耕、享受田园生活需求的同时,获得了比单纯经营农业生产更多的效益。
近年来,冯梦龙村围绕高效、生态、文明的发展目标,多措并举,全面发力,积极发展高效循环农业,打造特色林果基地,大力发展文化旅游,为长三角市民提供旅游休闲、文化体验的好去处,使冯梦龙地方文化在人文生态建设、旅游创新发展中焕发光彩。